今天分享的是:ODCC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:2025年 NVMe SSD透明压缩功能测试标准金岭速配
报告共计:25页
2025年NVMe SSD透明压缩功能测试规范核心总结
本规范由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(ODCC)发布,系统界定NVMe SSD透明压缩功能的技术特性、使用方法与测试标准,为其在企业存储场景的落地应用提供标准化指引,助力充分发挥压缩技术的存储优化价值。
透明压缩SSD通过盘内硬件(ASIC)或软件实现数据写入时自动压缩、读取时解压缩,外部应用无感知。硬件压缩因高吞吐、低延时特性,更适配NVMe SSD性能需求,而软件压缩虽算法灵活但易造成性能损耗。其核心优势包括应用侵入性低、卸载CPU压缩负载、降低写放大以延长寿命、减少NAND Die冲突提升混合负载性能,且支持按需扩容降低TCO;劣势则为扩容后可能因压缩比不达标引发“写超”风险,增加运维监控成本。
应用场景分为两类:容量模式下,高压缩比(如≥2:1)时可扩容用户容量(如3.84TB扩容至7.68TB),提升存储密度;性能模式下,不扩容使用可延缓SSD退出空盘(FOB)状态,降低垃圾回收(GC)开销,优化随机写与混合读写性能。使用中,非扩容模式与标准SSD一致;扩容模式需监控物理容量水位线,建议警告阈值设为80%、紧急阈值95%,超阈值时需优化存储空间。写超后硬盘通常进入只读模式,块设备场景可通过trim命令释放空间恢复读写,文件系统场景需厂商协助恢复读写后重新挂载并清理数据。
展开剩余77%管理工具需支持扩容配置、状态监控与异常恢复金岭速配,核心命令包括扩容倍数设置、物理/用户容量查询、实时压缩比收集及只读模式恢复等。测试体系涵盖五项关键项目:压缩比测试通过fio设置不同压缩参数验证指标变化;性能基准测试覆盖不同压缩比与扩容倍数下的顺序/随机读写性能;写超恢复测试验证扩容-写超-Trim恢复全流程有效性;写放大测试监测压缩比对写放大的优化效果;稳定性测试要求12小时随机写下性能波动不超过10%。
该规范填补了透明压缩SSD测试与使用的行业空白,明确了技术特性、应用边界与操作标准,为企业存储系统设计、设备选型及运维管理提供实证依据,推动透明压缩技术在数据密集型场景的规范化应用。
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
发布于:广东省大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